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委员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论坛
《任玉岭谈教育》之《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之我见》
 时间: 2017-07-04  点击: 来源: 中国长城学会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

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之我见

(1999年3月)

  我们即将跨入的21世纪,是一个人类面临诸多挑战和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也是一个科技空前高速发展和知识空前高速积累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经济将以知识为基础,商务将以网络为依托,整个世界都将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利用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我们将更加需要知识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数以亿万计的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科技创新是我们民族赢得更大发展的依托,也是中国实现第三阶段目标的希望之所寄。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以矫健的步伐迈入21世纪,应该把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摆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并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推进。

  科技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有报效祖国、敬业爱民的优秀品德,而且需要有不怕困难、不畏风险的气质和性格,尤其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等。为了能够更多、更好地培养出这样的创新人才,现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做好培养规划,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科学地预测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规划。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一定要有超前性。创新人才的需求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为避免创新人才培养的保守和滞后,一定要站得高,看的远,要动态地看需求、看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有足够的估计。

  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我国的教育事业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呈现出很大的差距,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之低,都远远落在了很多国家的后面。要想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教育方面必须充分解放思想,要利用可能利用的各种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培养规模,尤其在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方面,一定要在数量上进行大胆的突破。

  历史的实践证明,创新人才一般都有较高的知识层次,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大多出自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之手。因此,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要扩大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国家从1978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的培养之后,二十年来共培养硕士生40万人,博士生4万多人。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如果把这一差距同人口结合起来,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人口比只有美国的一百二十分之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落后,确实有客观原因,但是不能小看主观原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部门的长官意志起到了“控制规模”、“内涵发展”、“稳定现状”的重要作用。根据1992年数据,15岁至64岁的人口中受教育的年限,美国为18.04年,日本为14.87年,中国为5.24年。从高中入学率看,世界上为13%,我国只有3.2%。由此可见,中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急切需要大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应该学习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发展高校的眼光和魄力。

  我在1993年担当全国政协委员后,向大会发出的第一个提案就是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但是,有关方面年年的大声疾呼,并未能引起注意。今年开始的大学和研究生扩大招生,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许。特别是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校的政策出台,赢得了很多社会团体和投资者的热烈响应。应该使这种势头得以稳定和延续,应该创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应该停止大学的合并风,中国的大学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现有的大学不应该减少数量,而应该是增加质量,应该支持各个大学放开手脚进行发展和设立分校,更应该支持民办大学快速崛起,需授予民办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的权力,让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在同一起跑线,于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各显神通。

  推进教育改革,开拓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我国的教育事业虽曾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历程,但由于“左”和“右”的风风雨雨,使教育事业蒙受了不少损失,贻误了不少时机。随着知识经济的推进和人们对知识与人才意识的增强,高新技术人才已经感到严重不足,创新人才的危机已经出现。为了大批地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必须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深层次的东西还需要认真探索。小学教育需要改革,中学教育需要改革,大学教育也需要改革。不仅教育内容要改革,教育方法要改革,教育观念更要改革。甚至高校的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形势;高考 的办法要不要打破地域界限,在全国范围内平等竞争;高等学习的设立要不要向较落后的省份倾斜,要不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情况和农村城市化的新局面,是有必要都应列入改革内容。

  为了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还应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同国际接轨,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迈出这一步。不论欧美,还是日本,他们的教学方式都有很多可取之处,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现在各大学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热火朝天,但对于人才培养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重视的则是实行学分制,和创造计算机化的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还有边学习、边工作的“半工半读”学习制度,这对学生的成长和锻炼应该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国外,并不是穷学生才出去打工,实际上有钱人的孩子,也不需要依赖父母,他们在大学里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把社会实践作为成长才干、认识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还有假期旅欧、出国考察、举行集会、开展恳谈、进行演讲、参观展览、体育锻炼、绘制漫画、采风照相、设计制作等都是外国大学生成长的手段和不可缺少的课外活动。另外,欧美的大学几乎都是没有围墙的,不像中国这样,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封闭的校园里,有没有可能在中国把大学的围墙拆掉,我想这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想必对学生打破封闭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强化创新思维都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目前各地高级中学的数量太少,升高中甚至比升大学还要难。很多十四五岁的孩子,初中毕业后,便无学可上了。这不仅造成很多学生觉得没有奔头而提前辍学,而且这造成社会上童工泛滥。这样不仅不利于跨世纪的素质教育,也无法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相适应。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还应大力发展高级中学,扩大高中的招生力度,争取让更多的人能以通过高中这级台阶走向高考的竞争擂台,创造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从娃娃抓起,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很多人才的培养,都是从启蒙教育开始的。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需要从娃娃抓起。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我国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但是,如何使小学教育适应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应该对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从教育内容上看,对原有的课程需要删繁就简,但需要在小学普及计算机和英语教育。因为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计算机和英语将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工具,这种语言工具和学习工具,应该是学得越早越好。10年前我们就看到美国小学里设立了计算机中心,而今在进入新时代,我们不得不加快追赶。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由于中国人英语总体水平低,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试想在全球化的经济时代,广大民众都不懂世界语言,我们该怎样从网上获得更多知识,该怎样同世界进行广泛交流?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小学生的英语教育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从教育方法上看,除了背诵、演算、抄写应该加强之外,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假日旅游、工厂参观、野外考察、观看展览、取款购物、比赛演讲、动手制作等。我们在国外常可看到很多小学生在博物馆里进行实地学习,或是抄录展品介绍,或是测量展品大小,也有学生对展品进行素描。中国的发展成就展馆到处可见,但是可供小学和初中学生参观学习的博物馆实在太少。为了从娃娃抓起,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有条件的地方多建设一些自然博物馆、机械博物馆、航天博物馆等,并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这肯定对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以及通过互联网中的部分信息和图片进行小学教育,恐怕这也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了。

  强化社会实践,既“破万卷书”又“走万里路”

  任何创新都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以丰富的书本知识、社会实践为背景,又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达到发生和发展。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只是仅仅灌输书本知识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既要让其“读万卷书”,又要让其“走万里路”。

  一个人的成才,其道路是崎岖而艰巨的。作为一个创新人才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能认识和了解某专业的发展历史过程和发展现状,就不可能站在这一技术领域的至高点上进行发明和创造,就不可能达到技术创新。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硕士生,而且要培养再高一个层次的博士生。

  国外进入500强的大企业,大多都聚集有数以千计的博士生,这既是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我国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高技术产品方面的出口额能在国内领先,也与他们通过开放的环境和好的生活条件及较高的工资待遇,吸收了大批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在深圳发挥了群体优势分不开。

  但是,应该看到,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取得,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些书呆子,书读了不少,但因为缺乏社会实践,或因不熟悉社会的需求,以至于终生无成者大有人在。我们的人才培养中,由于经费紧张,学生较穷,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和社会体验要比国外的学生少的多。再加上“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等落后观念的制约,常常造成我们的学生少年老成、因循守旧、欠缺坚忍顽强、奋发向上、轻松愉快、信心十足的气质和性格。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学生们更多的认识社会,接触社会,认识世界,走向世界。

  无论是英国的达尔文,还是中国的徐霞客,他们的贡献都来自于他们的旅游和实践。孔夫子时代虽然交通极其不便,但他还是周游了列国,这无疑对孔夫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创办世界第一个计算机工厂的伍兹和乔布斯两人,虽然大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们在计算机俱乐部和电脑游戏公司的工作实践,启发了他们的灵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是丰富的实践知识使他们从一间车库改制的车间里起步,5年后营业额超过了10亿美元。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不能只是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而需要千方百计地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尽可能多地去安排学生到国内国外,城市乡村、工厂农田等进行旅游观光,接触世面,增加知识,启发灵感。

  创造育人大环境,搞好人才管理和使用

  我们在国外无论走进哪家大公司,几乎都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创建人的塑像和画像,不少公司还设有自己的小小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里陈列有各个时期公司的创新产品和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人物。走进大学也一样,就以英国的剑桥大学来说,他们把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和为保卫国家做出牺牲的校友都刻在重要建筑物的墙壁上。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如此,对由校方走向社会做出贡献的知名人物都在学校里留下来让人垂青的记忆。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表彰了这些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激励广大学生向这些身边的校友学习,造成了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文化环境。

  还有一种育人的文化环境,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和技术展览。例如德国的慕尼黑是一座汽车城,这座城市的汽车展馆,从人类发明的第一台汽车展起,一直至今日的最新产品。里面有汽车解剖和发动机解剖的现场,也有各个时期的图纸设计。如果在这家展馆认真看一遍,你就会对汽车的历史、汽车的原理和汽车的使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美国华盛顿的航空航天展览馆,不仅给人们展示了飞机直至航天飞船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坐在震撼电影院里观看飞船的发展过程,以及飞船上天登月,使你身临其境。类似这种育人文化环境,在我们进行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时,也应该引起重视和给予必要的发展和投入。

  搞好人才管理和使用,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导向和环境。如果在人才管理中不重视知识和人才,不能做到唯才是举,或是凭借手中权力在用人上推行血缘观念、家族观念、老乡观念、用人唯亲、结党营私,造成腐败漫延,那就必然要影响人才的发挥作用,并且更加影响人才的进取和培养。为了加速推进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要严惩用人方面的腐败行为,在人事管理上不拘一格降人才,做好人才的安排,发挥人才的作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且要创造工作条件,使其享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宽松环境和工作舞台。

  与此同时,还要改变很多地方和很多单位的封闭状况,不仅国家要开放,地方要开放,机关学习、工厂、企业都要开放,要大力促进人才的流动,干部的交流,户口的动迁,推动五湖四海的各种人才向一城、一地、一市、一县、一个单位进行聚集和交汇,促进知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促进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和各种文化亮点的积成,为创新人才的孵育、成长和壮大,做出新贡献。

                                              (原载《统一战线》)

 
 
上一篇:《任玉岭谈教育》之《关于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任玉岭谈教育》之《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之我见》
《任玉岭谈教育》之《关于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几点建议》
《任玉岭谈教育》之《关于把“择校费”收归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扶贫
《任玉岭谈教育》之《教育现代化应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任玉岭谈教育》之《义务教育造成较大影响的建议》
《任玉岭谈教育》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通过“三个为主”来解决》
《任玉岭谈教育》之《不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对不起农民工》
《任玉岭谈教育》之《增强财政分担支持力度弱化转移支付保障办法》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京ICP备12021204号-1
版权所有:365足球比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2号恩菲大厦817-821号 邮编:100038
Copyright © 2010 - 2020 www.paidu0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