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委员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刊物
企业家如何保持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
 时间: 2014-04-12  点击: 来源: 张文台

企业家如何保持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

——《企业家的思想道德和领导艺术修养》系列谈之九

一、切实强化群众观念,打牢改进领导作风的思想基础;

二、下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增进改进领导作风的实效;

三、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确保改进领导作风的规范化;

四、坚持领导带头,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带动领导作风的改进。

  这是作者2008年5月20日受江苏江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芮一平之邀,在江苏宜兴为公司领导和员工们的讲演。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领导作风的改进,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任务要求,增强领导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企业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尽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强化群众观念,打牢改进领导作风的思想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三个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实践宗旨的高度、改造世界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这些年,我们在改进领导作风上下的功夫不小,之所以效果不够理想,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从强化群众观念这个核心问题抓起,往往就事论事,致使一些问题得不到根治,甚至“按下葫芦浮起瓢”。群众观念是企业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基本观念,是对企业领导干部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改进企业领导作风的重要思想基础,强化群众观念,当前有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正确认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问题,牢固树立对群众负责从根本上讲就是对上级负责的思想。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个问题说起来似乎明白,做起来往往错位。有的想问题、抓工作不是从企业建设需要出发,而是一味地投领导所好,总琢磨怎样在领导那里留个好印象,“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面不注意”;有的为了赢得上级的赏识,片面追求快出政绩,不惜花过头钱、办过头事,结果是前任班子得虚名,后任班子背包袱;有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热情,不顾企业的承受能力,工作安排过满,要求过高,节奏过快,使员工疲于应对,经常休不成假,过不了双休日;有的为了在领导那里得个好评价,不是把功夫下在抓好工作落实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搞好汇报、招待和迎送上,等等,这些现象,看起来是对上级负责,实质上是对个人名利负责。在这些同志的思想深处,总觉得上面能够决定自己的升迁,而群众的意见无关紧要,其实,上级考查任命干部是看政绩、重公论的,政绩不突出、群众通不过的干部,上级也不会认可,一个领导干部只把眼睛盯在上面,缺乏群众基础,企业建设上不去,凭什么提拔你、使用你?个别的即使职务上去了,但名声和人格下去了,这个官当的又有什么意思呢?特别是随着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深化,群众公论在干部使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种顾上不顾下、严重脱离群众、指导思想不端正的干部越来越没有市场。我们一定要认清对群众负责就是对上级真正负责,也是对自己最好负责的道理,既要得到上级的肯定,更看重群众的评价。正像一些同志讲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上不愧党、下不愧兵”,应当成为每个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座右铭,切实把工作标准放在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上,来自我衡量,自我警示,以此成为表率。

  二是正确认识领导与群众究竟谁高明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思想。有的领导同志总觉得自己是从群众中成长起来的,经历广,经验多,站得也比较高,因而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不大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集中群众的意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主宰的位置,没有真正把群众当成企业建设的主人;把自己摆在先生的位置,很少虚心向群众学习;甚至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要么对群众不放心、不放手,要么一看到点问题就指责埋怨。实践证明,越是自视高明,自己越不聪明;越是摆架子,群众越不买账。我们讲群众高明,就是因为领导的智慧要从群众中汲取,领导的经验要在带领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积累,领导的才干要在与群众共同奋斗中锻炼提高。多年来我有一个体会:领导的智慧再高也高不过群众,领导的经验再多也多不过群众,领导的能力再强也强不过群众。回顾近几年企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真正管用的经验是群众创造的,许多棘手问题是依靠群众解决的,一些成功的决策也是集中群众智慧的结果。

   三是正确认识领导与群众究竟谁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领导就是服务。不少同志并没有很好地领会这一思想、贯彻这一要求。有的对员工们缺乏应有的感情,对他们的急难问题没有真正放在心上,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有的不是把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当成义务和责任,而是当成施舍和恩赐,办事总想落个好;有的让下面围着自己转,搞倒服务,随着改变工作计划,打乱企业正常秩序,随意借调干部,超占员工,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添忙加乱;有的在改善机关办公、生活条件上舍得花钱,而对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投入不够,等等。这些问题说明,要真正把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扎下根来,还需要下很大功夫。我们企业的领导同志讲服务,主要应体现在为员工和企业服务上。只有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办员工之所需,把为员工服务的工作做好了,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一位部队的英模指导员,他忠诚实践党的宗旨,这种“视战士高于自己、爱战士胜过自己、学战士提高自己、为战士不顾自己”的精神,就体现了很强的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躬行。要努力形成“领导为企业服务、机关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浓厚氛围,自觉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称赞作为第一荣誉,使我们的政绩体现在服务上,威信建立在服务上。

  强化群众观念,说到底要靠世界观改造。只有解决了世界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真正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要把强化群众观念作为改造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作为领导工作实践的永恒课题,坚持不懈地做到“两个深入”:一个是在理论上求深入,就是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理解群众观点是最根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最根本的工作路线,“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代表群众利益的思想,用理论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自觉;另一个是在实践上求深入,就是要不断地深入群众,切实认清群众在推动企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感受群众的可敬可群可爱,加深对群众的感情,从群众中汲取改造世界观的政治营养。两条加在一起才能实践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条是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另一条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观点,是永恒的真理,结合实践创造性的应用才是大智慧,这样才能干成大事业。

 二、下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增强改进领导作风是实效。

  近几年,各级在立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在企业的物质文化生活、求知成才上,还是在文明管理、风气建设上,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一项实际举措,是抓员工、打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改进领导作风的一个基本落脚点。

  要深入一线、体察实情,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对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有的同志不够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切身感受。最近我听几位企业家跟我讲,经常和员工们生活在一起,深深感到他们工作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疾苦,有些问题仅靠员工自身难以解决,下去为员工们办点实事对员工的鼓舞确实很大。这说明,只有设身处地体验一下员工们的疾苦,感受一下员工们的难处,才嫩能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各级领导一定要将“抓员工、打基础、解难题”作为领导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把为员工解决问题的好与差作为衡量领导工作实不实的重要标志。深入一线重在解决问题。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下企业,要变跑面调查为更多的蹲点解剖,变一般了解情况为深入掌握实情,变满足于带回问题为切实帮助解决问题,做到常怀爱企之心,善谋经营之道,多做为民之事。领导干部应在企业建立联系点,认真解剖麻雀,深入了解员工所想、所需、所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还要通过调研、蹲点、代职等途径,摸清基层的真实情况,促进急难问题的解决。

  要不等不靠,立足自身,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动性。企业急难问题的解决,要靠上下共同努力,靠一定的物质基础,更要靠各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什么类似的单位、相近的条件,有的单位问题解决得好,有的单位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差距就在于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一样。帮助企业解决急难问题,要有决心、有计划、有措施。个单位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把问题好好理一理,分清轻重缓急,按级负责,创造条件,逐项解决。我认为总的思路应该是:重点难点问题要集中解决,热点敏感问题要立项解决,容易反弹的问题要反复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要探索解决。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就是要集中财力、物力、精力办大事,每年重点的住房问题、治病问题、夫妻分居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自学成才、学历升级问题等,都需要各级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力争抓一件成一件;立项解决热点敏感问题,就是对经费物资下拨变相截留、违法规定购车、招工违纪、收受礼物等影响员工情绪和企业风气的问题,要形成共识,上下联动,专项治理,一个一个地攻克;反复解决容易反弹的问题,就是对那些带有周期性、顽固性的问题,像经常性的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五多”、效益不高的问题等,要扭住不放,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成果;探索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企业建设面临的请情况、新问题,向员工家庭涉法问题增多,心理疾病增多以及婚恋管理难等,要顺应新情况,探索新路子,拿出新对策,总结新经验。

  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增强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解决企业的急难问题,需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习惯性做法,寻求新的途径。比如,不能一提为员工解决问题,就只想着给钱给物,实际上,制定一个好政策,能够惠及广大员工;提供一个好思路,能够使许多单位的难题找到解决的出路;配备一个好班子,能够立体性地解决一个单位的问题;宣扬一个好典型,能够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比如,不能一提关心爱护员工,就只想着解决眼前的、表面的几个具体问题。为员工服务也要与时俱进,问寒问暖是服务,关心他们成才是更大的服务。现在员工的一个普遍愿望是学习成才,我们对员工要爱在根本处、帮在成才上,做到想员工想得远,爱员工爱得深,帮员工帮的实,为员工一辈子负责。再比如,不能一提解决问题,就只局限于传统的方法和企业自身的条件。有的问题像伤病残员工安置、老干部移交和住房问题等,多年来一直解决得不够好,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凡牵扯到地方的,要商情地方政府帮助解决;凡需要法律支持的,要拿出建议,争取通过人大立法解决;这样才能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加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建设的问题。

  要敢于较真,不徇私情,增强解决问题的原则性。现在,有的领导和机关在处理热点敏感问题上,原则性不强,搞好人主义。对上面“交办”的事、关系单位托办的事、亲朋好友找上门的事,往往患得患失,抹不开面子,明知不妥也去办;尤其是对部属的“跑”和“找”,不仅不批评制止,反而带着跑、帮着找;明知有的干部素质不强,为了好做工作,也一个劲地往上推荐,好人他做了,矛盾上交了,等等。这样做的实质是怕得罪上级、朋友和部属,就是不怕得罪广大群众;怕影响个人利益,就是不怕损害群众利益。我下部队调研时,经常听到基层官兵反映,每到战士考学、士官选取、技术学兵选调的时候,“千不怕万不怕,就怕上面来电话”,本来基层按照组织考核、民主评议、支部推荐、党委研究的程序,认认真真忙乎了一阵子,上面一个电话就给否了,结果不仅剥夺了官兵的正当利益,冷了大家的心,更严重后果的是官兵会对组织失去信任,对领导机关失去信赖,对端正风气失去信心。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当领导的都会遇到找你办这事、办那事的情况,我看关键是要按政策规定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对不符合条件的解释说明一下,人家是会理解的。如果一味迁就照顾,啥事都办,势必是照顾了几个人,得罪了一大片。哪头轻,哪头重,我们当领导的心里一定要有个数,应下大力对插手员工热点问题进行专职治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本着对维护党的形象、对企业建设、对员工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立党为公,自觉做到感情服从政策,面子服从程序,关系服从原则,坚决遏制度员工“乱插手”的现象。

  三、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确保改进领导作风的规范化。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我们改进领导作风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持了制度,而存在的问题也与落实制度不好和缺乏制度约束有着直接关系,只有高度重视制度的规范作用,对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约之以典章,规之以准则,才能从根本和全局上解决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法规意识。这几年,党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在改进领导作风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现在看,领导作风上存在的不少问题,不是因为缺少规定,而是因为没有严格去照办。为什么反复强调人命关天,要安全生产,而事故不断,一年死忙20余万,伤200多万人?为什么反复强调要秉公用权,反对以权谋私,五年来侦破贪污受贿案件处以上的干部就有13929人,比前五年上升58.3%?为什么反复强调司法为公,不准贪赃枉法,五年来国家仅司法队伍就有涉嫌犯罪的达1193人,还有上升趋势?为什么国家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搞假政绩、假工程、假产品,而弄虚作假之风比比皆是呢?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强调不准公费旅游,不准到风景区召开会议,不准大吃大喝,而此风有增无减呢?等等。这充分说明,解决有章不循的问题,必须增强法规意识,坚持按规矩办事,反复抓落实。通过我们的领导和机关有法不依,搞随意性,规章制度再多也发挥不了作用,等于一张废纸,各级领导和机关决不能忽视对各种制度的学习掌握,把行之有效的制度束之高阁;决不能把制度只当成是规范员工的条件,把自己划在圈外;决不能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制度规定,把是否符合自己意愿作为取舍标准。切实做到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办事、老总依法带兵、工作依法运行,确保企业建设的正规秩序和扎实有效。

  二是注重制度创新。我们在制度创新上,责任统一,决策与监督的结合,就是阳光政策,使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作。这几年形成的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厂务公开等让广大群众有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等,不仅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也推进了领导作风的改进,防止腐败。事实指明,创新一个好的制度,就能使广大群众得到应有的实惠,使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是新鲜的经验得到推广和巩固。目前,在改进领导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来加以解决。比如,如何完善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调研、亲自处理来信来访、与部署谈心交心,以及机关定期听取员工代表意见等制度,拓宽领导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如何完善在重大问题决策前进行专题调研、组织专家论证、进行可行性评评估制度,增强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如何完善扩大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制度,使员工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得到更好的体现?如何完善下级对上级、员工对机关、纪委对党委、党委对书记等监督制度,确保领导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制约之下?我们领导同志一定要视制度创新为己任,坚持以新的理论为指导,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以新的方法来探索,以新的经验来丰富,把没有的建立起来,不完善的健全起来,过时的及时修改,“土政策”坚决废除,逐步形成一套便利、管用,有效等受群众欢迎的制度。

  三是加强监督制约。现在一些制度得不到落实,有我们领导同志法规意识不强的问题,也有个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从加强监督制约入手,形成“使法必行之法”。加强监管制约,主要是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制约,强化横向间的监督制约,强化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制约,形成上下配合,立体制约的机制,拿企业活动过多、效益不高的问题来说,就要认真抓好党委统筹、经理把关、部门协调、群众评议、严明奖惩等环节,保证有关制度规定的落实。党委统筹,就是年初对各项大的会议、活动和评比表彰等,党委会要通盘考虑、逐项审议,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计划一旦确定要严格落实,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增加。经理把关,就是经理对分管部门部属的工作、安排的活动、执法的文电、派出的工作组等,要根据党委意图、员工需要和有关制度规定把主管好,防止有的部门争时间、争位置、争彩头。部门协调,就是有关机关的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了解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情况,主动协调矛盾,积极提出建议,帮助经理做好统筹把关的工作,防止政出多门。组织员工评议机关、下级机关评议上级机关、机关评议经理,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严明奖惩,就是对哪些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工作安排,违反制度规定的各种活动要加以纠正,尤其是对那些下面看成是问题、自己却当成成绩的,要严肃批评,切实把落实制度规定的情况作为评议机关工作、衡量领导政绩的重要尺度。

  四、坚持领导带头,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带动领导作风的改进。

  改进领导作风,既要抓思想引导、制度规范,更要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群众说的好:“改进作风不用愁,就怕领导不带头。”只要我们领导干部按照群众满意的要求塑造自己,负好责,带好头,当好表率,就能以良好的形象取信员工、带动部属,使领导作风、企业风气、干群关系大为改进,更加融合。

  一要塑造顾全大局、稳心尽责的形象。目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企业的重组兼并,一些经理思想已经产生了波动,接下来,对经理们思想上的影响将会更为明显。如何正确对待进、退、去、留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课题,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领导干部能不能顾全大局、稳心尽责、振奋精神、自觉奉献,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也关系到员工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一定要站在党的事业和企业建设长远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干部的交替和调整问题,经常想一想“当年办企业是为什么?现在当老总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什么?”做到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像有的同志讲的那样,“年龄到杠,言行不能过杠;职务到顶,工作不能封顶;时间有限,奉献应当无限”,真正珍惜自己的岗位,无愧于人民的重托,并且珍惜自己的荣誉,无愧于组织的培养。防止出现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来干工作的现象;防止出现因看到自己使用希望不大而降低工作标准、松懈革命斗志的现象;防止出现过多考虑个人问题、跑官要官的现象。要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领导同志既要抓好教育落实,又要率先垂范,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佳绩。我们都是教育人的人,经常教育部属要正确对待名利职位,自己讲的道理,要自觉躬行,不能事情到了自己头上就说做不一。员工们说得好,现在最受群众拥护的是说做一致、埋头实干的干部,可以原谅的是身上有缺点、但也能干事的干部,不受欢迎的是说得好、说的少的干部,最反感的是光说不做、言行背离的干部。我们应当从群众这番话利受到启迪和警示。

  二、要塑造公道处事、公正用人的形象。现在,领导干部在群众当中最得分的是公正用权,最失微信的是用权不公。许多同志说,在公道正派的领导手下工作,放心舒心,是一大福气。一些单位人心散、问题多,原因也往往在于用权不公、用人不准。公道处事,公正用人,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风气建设最好的导向。公道出政绩,公道出正气,公道出人才,公道出战斗力。公道处事,公正用人,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心要放的正,水要端的平,腰要挺得直。心要放得正,就是处事用人要出以公心,把党的事业恶企业建设的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水要端得平,就是处使用人要一视同仁,不分亲疏,看政绩,重公论,一把尺子量到底;腰要挺得直,就是处事用人要坚持原则,扛得住干扰,抵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讲人品官德,这是最重要的体现;讲领导水平,这是最重要的标志。

  三、要塑造勇于揭短、求真务实的形象。近年来,各级在揭短报忧上有明显进步,特别是严肃处理了一些隐情不报、弄虚作假的人和事,上下受到触动,“发现问题是水平、汇报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已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对这方面的进步不能估价过高,对存在的差距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对潜在的问题应当高度重视。现在,个别单位发生了问题,仍然是上面不查不报,群众不告不报,认为能捂住的不报;有的汇报工作,讲成绩具体生动,讲问题原则抽象;有的分析企业形势自我感觉良好,不能正视薄弱环节和问题。这样往往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使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老大难问题,带坏企业风气,损害员工利益,影响企业建设。我们应当明确,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不敢揭露问题,不去解决问题,护短藏忧,糊弄了一时,糊弄不了长久;糊弄了领导,糊弄不了群众;糊弄了平时,糊弄不了关键时刻。只要敢于揭短,才能使短变长;只有勇于报忧,才能使忧变喜。我们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在“虚”字上开刀,往“实”上用劲,做到反映问题要真实,研究问题要务实,解决问题要扎实,坚决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活动,坚决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使各项工作真正经得起上级的检查、群众的监督、历史的检验。

  四、要塑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形象。我们经理们经常面临着如何用权的考验、亲情友情的考验、职位待遇的考验、金钱物质的考验、灯红酒绿的考验。如果放松对自己的约束,稍有不慎就可能做出有损形象的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应当说,我们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较好地经受住了各种诱惑和考验,但在少数同志中有几种不良心态应引起高度警觉:一种是从众心理。总觉得人家都这样,自己随大流,法不责众,太认真了反而吃不开;一种是攀比心理。处理问题不是看政策规定,而是看别的单位和别人是怎么做的,横攀竖比,盲目效仿;一种是补偿心理。有的感到职务上不去了,就想在其他方面弥补,有的感到过去辛辛苦苦几十年,现在该好好享受一下了,有的感到子女们跟着自己东奔西走不容易,现在即使违反点规定也要安排好一些;再一种是侥幸心理。总认为办点出格的事别人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心态是很危险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就要注重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在实践中养成高压的志趣、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政治风范,尤其是在八小时以外,在家庭以外,在没有人监督情况下,更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把自己管住管好,把亲属和身边人员管住管好。要注重知识熏陶,把积累知识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积累资料的习惯,亲自动手的习惯。不断用党的理论创新武装头脑,在增强政治坚定性和工作科学性的同时,为德行修养提供系统的世界观指导和慎思高远的人生信念,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上一篇:中国对诉美关税法修订案世贸争端案提起上诉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张黎上将——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之作
24小时书店:京城民众假期休闲新去处
《讲堂文思录》之《企业家如何加强自我保健》
企业家如何抓好基层
企业家如何保持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
李肇星忆联合国经历:各国大使开会经常迟到
孙立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国学大师季羡林推荐《史记》:“光芒万丈长”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京ICP备12021204号-1
版权所有:365足球比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2号恩菲大厦817-821号 邮编:100038
Copyright © 2010 - 2020 www.paidu01.com All Rights Reserved